“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说不定这次能瘦……”
对于渴望成为母亲的女性来说,尤其是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下简称“多囊”)且超重/肥胖的女性,备孕之路往往充满艰辛。研究表明,减重5%~10%就能显著改善排卵功能,然而,约50%的多囊女性因无效减重,错失了生育黄金期。
多囊与肥胖的恶性循环,究竟该如何斩断?难道多囊注定与“好孕”无缘?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陈慧教授与曾敏慧主治医师为多囊女性科学减重、备孕支招。
从越减越胖,到减重33斤,她终圆妈妈梦
33岁的李女士备孕2年未果,月经紊乱,辗转来到我院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就诊。检查发现李女士有多囊,胰岛素和雄激素偏高,脖子出现黑棘皮症。“必须科学减重!”医生的叮嘱成为她备孕路上的关键转折。
黑棘皮症
起初,李女士选择自行减重,然而4个月后,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李女士体重不降反增1.2kg,体脂率飙升至38.5%,肌肉量明显流失。那些疯狂生长的脂肪,就像缠绕在孕育希望上的藤蔓,让她的“妈妈梦”越来越远。
“普通女性靠热量缺口能瘦,但多囊患者因胰岛素抵抗,吃得少反而囤积脂肪。”曾敏慧主治医师的一席话点醒了李女士,在专业指导下,她开始执行个性化的营养减重方案。
经过努力,李女士减重33.4斤,肌肉量回升,胰岛素抵抗改善,并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好孕”。
李女士减重前后的身体各项指标变化
为什么多囊会偷走“好孕”?
陈慧教授表示,怀孕就像培育一棵小树苗:精子和卵子是优质的种子,子宫内膜是滋养它的肥沃土壤,子宫环境是小树生长的房间。但如果房间墙壁用了“劣质泡沫板”(脂肪异常堆积),不仅闷热潮湿(胰岛素抵抗),还会持续释放“毒气”(慢性炎症反应),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拥有再优质的种子和土壤,小树苗也难以健康长大。
除了对子宫的影响,过多的脂肪堆积还会分泌过量的雌激素和瘦素,导致卵巢轴功能紊乱,从而出现排卵障碍。研究显示,肥胖患者最终的获卵数及成熟的卵子数都相对较少,并且腰臀比每增加0.1,就会使妊娠率下降30%。
肥胖对生育力的影响
多囊减肥,不止少吃多动那么简单
想象胰岛素是一把“钥匙”,负责打开细胞大门,让血糖顺利进入细胞供能。但多囊患者的这把“钥匙”生锈了(胰岛素抵抗),糖分无法被有效利用,最终转化为脂肪堆积。这就是多囊患者明明“吃得少”,体重却纹丝不动的原因。
多囊减肥两大常见误区
1
误区1:“少吃多动”万能论
普通女性靠节食+运动或许能瘦,但多囊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激素紊乱,盲目少吃反而会进一步降低代谢,陷入“越减越胖”的恶性循环。
2
误区2:疯狂有氧=高效燃脂
单纯跑步、跳绳等长时间有氧运动,可能消耗肌肉,而肌肉量恰恰是维持基础代谢、燃烧脂肪的关键“引擎”。肌肉流失后,身体反而更容易囤积脂肪。
多囊减重需要“对症开锁”,曾敏慧主治医师建议,通过低升糖饮食+抗阻训练+代谢调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真正打破“瘦不下来”的魔咒。
多囊减重小技巧get√
1
技巧1:调整膳食结构
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鱼肉,虾肉,牛肉,牛奶,鸡蛋,豆制品等。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代替一部分精致碳水(比如燕麦、黑米、荞麦可以代替米饭/面条),避免过于低碳或者过于高碳的这种不合理饮食结构。
2
技巧2:调整用餐顺序
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不仅可以平稳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够有足够的饱腹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自动的减少摄入量。
3
技巧3:养成规律的作息
不熬夜,每天睡够7-9小时。规律的作息可以更好的调整激素水平,稳定代谢和食欲,配合上饮食和运动的调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囊不是生育的终点,
而是需要科学应对的新起点。
找对方法,
找到打开“好孕”之门的关键钥匙,
一起把“说不定”变成“可以”。
专家简介
陈 慧
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我院妇产科主任、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临床副主任
专业特长:主要致力于反复移植失败、复发性流产等妊娠相关疾病诊疗及发病机制研究。
社会任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产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等称号。
学术成就:参加编写“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及《流产基础与临床》、《早产基础与临床》等医学专著(副主编、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诊安排:北院区(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四上午),中山楼5楼1号诊室。
曾敏慧
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特长:现从事妇科内分泌及辅助生育技术诊疗工作,擅长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症、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生殖营养管理等,熟练掌握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操作常规
社会任职:广东省保健协会生殖健康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女性生殖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生殖与遗传管理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智慧优生优育分会委员。
学术成就:参与并完成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基金及临床研究,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
出诊安排:北院区(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三全天、周四下午、周五全天)。
来源: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
责编:黄睿、房诗婷
初审: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任毅
审核发布:杨建林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
信通配资-信通配资官网-正规配资炒股-哪个证券公司好一点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